首頁 >   中國湖泊館 > 神州大地的璀璨明珠 > 從衛(wèi)星上鳥瞰中國湖泊

何謂衛(wèi)星遙感?

嫦娥

  朋友,前面你已經觀看到色彩斑斕的湖泊遙感衛(wèi)星圖像。在這里,將給你介紹一下,從高空鳥瞰湖泊的新技術──衛(wèi)星遙感。教會你怎樣去識別那色彩斑斕的湖泊遙感衛(wèi)星圖像。

    中華民族是最富想象力的民族,在古代神話中就有嫦娥奔月的故事,據(jù)說是嫦娥吃了一個仙丹,便輕輕地從地面飄浮起來,直奔廣寒宮──月亮而去,隨去的還有吳剛和小玉兔。晴朗的夜晚,皓月當空時,你仔細觀察月亮中的黑影,那黑影還真像吳剛在砍桂花樹,旁邊玉兔翹首而望呢!

    唐李商隱嫦娥詩:“嫦娥應悔偷靈藥,碧海青天夜夜心!

    毛澤東主席在蝶戀花(答李淑一)詞中寫到“我失驕陽君失柳,楊柳輕揚直上重九。問訊吳剛何所有,吳剛捧出桂花酒!

   “寂寞嫦娥舒廣繡,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。忽報人間曾伏虎,淚飛頓作傾盆雨!边@些浪漫且豪放的詩句,在科學發(fā)達的今天已經成為現(xiàn)實。

    這個靈藥就是當代的火箭,嫦娥也好,吳剛、小兔子也罷,就是被火箭推上天空的。

    中國從古到今都有千里眼和順風耳的傳說。諸多的廟宇里還塑造了千里眼和順風耳的神像。

    在科技發(fā)達的今天,在人造衛(wèi)星上可以裝載科學儀器,它借助電子掃描或光學攝影,便可從遙遠的太空來觀察地球。人類已經實現(xiàn)了千里眼和順風耳的愿望。這種不接觸物體,從遙遠的地方來觀測與感知物體的技術稱之為“遙感”,利用人造衛(wèi)星裝載的科學儀器,實現(xiàn)對地球的觀測與監(jiān)控的技術稱之為衛(wèi)星遙感技術。

    下面,我們來認識一下關于“遙感”的一些名詞。

遙感
   
“遙感”顧名思義,就是遙遠的感知。借助于專門的探測儀器,把遙遠的物體所輻射(或反射)的電磁波信號接收記錄下來,再經過加工處理,變成人眼可以直接識別的圖像,從而揭示出所探測物體的性質及其變化規(guī)律。

遙感平臺
   
遙感可以分為航天和航空兩種:航天的有宇宙飛船、衛(wèi)星、火箭。航空的有氣球、飛機。此外,還有遙感車等。這些飛行器皆稱遙感平臺。

遙感理論基礎
   
遙感技術和應用是建立在物理、數(shù)學、地學與生物學三個理論基礎之上的。
    (1) 物理基礎:遙感是利用地物電磁波的理論來識別對象的。
    (2) 數(shù)學基礎:遙感圖像必須遵循嚴格的數(shù)學法則,按一定的空間坐標、投影、比例尺來進行處理的。
    (3) 地學與生物學基礎:遙感信息提取與分類識別是依地學規(guī)律與生物學原理而實現(xiàn)的。

遙感信息的分辨率
   
衛(wèi)星遙感信息決定于三種分辨率:波譜分辨率、空間分辨率和時間分辨率。
    (1) 波譜分辨率由遙感探測儀器裝置決定,一般分全色波譜(黑白波譜)和多光譜波譜(它有4個、7個或更多)。
    (2) 空間分辨率:即地面上多大的地物在圖像上反映為一個象元點。反之,也可以說圖像上的一個象元代表地面上多大的一塊面積。目前常用的有Landsat TM為30m×30m,SPOT多光譜為20m×20m,全色片為10m×10m,印度地球資源衛(wèi)星為5m×5m,等等。
    (3) 時間分辨率,指地球上某一點衛(wèi)星過境探測間距的時間,即多少時間可以重復獲得一次新的信息。目前常用的有18天、9天、5天等,它對分析地物動態(tài)變遷、監(jiān)測環(huán)境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
 

[下一頁] 

 

 

神州大地的璀璨明珠
 
千姿百態(tài)的湖泊成因
 
奇妙的湖泊科學體系
 
豐富寶貴的湖泊資源
 
趣味湖泊共賞
 
世界湖泊攬勝
 
湖泊的消亡與整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