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香詩情

  
  在文學作品中,丁香作為高潔、冷艷、哀婉、愁怨、惆悵等象征,被我國詩人廣為吟詠,且古來已久。

  繼三國兩晉的詩文之后,丁香的身影在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等歷代詩詞中頻頻閃現(xiàn):

丁香

唐 杜甫

丁香體柔弱,亂結枝猶墊;
細葉帶浮毛,疏花披素艷;
深栽小齋后,庶使幽人占;
晚墮蘭麝中,休懷粉身念。

    

代贈二首(其一)

唐 李商隱

樓上黃昏欲望休,玉梯橫絕月如鉤;
芭蕉不展丁香結,同向春風各自愁。

    

丁香

唐 陸龜蒙

悠悠江上無人問,十年云外醉中身;
殷勤解卻丁香結,從放枝頭散誕春。

   

浣溪沙

唐 李璟

手卷真珠上玉鉤,依前春恨鎖重樓。
風里落花誰是主?思悠悠。
青鳥不傳云外信,丁香空結雨中愁。
回首綠波三峽暮,接天流。 

    

賦瓶中雜花

金 元好問

香中人道睡香濃,誰信丁香嗅味同;
一樹百枝千萬結,更應熏染費春工。

    

丁香花

明 許邦才

蘇小西陵踏月回,香車白馬引郎來;
當年剩綰同心結,此日春風為剪開。

    

海峰詩文集

清 劉大櫆

君不見,            
此花含吐如瓶瓴,欲開不開殊有情;
一夜東風起萍末,紛紛霰雪鋪檐楹。

    

丁香和韻 

清 鄒升恒

春空煙鎖綴星星,兩樹瓊枝占一庭;
交網(wǎng)月穿珠絡索,小鈴風動玉冬;
傍檐結密人難拆,拂座香多灑易醒;
只恐天花散無跡,擬將汀管寫娉婷。

    

詠白丁香花

清 陳至言

幾樹瑤花小院東,分明素女傍簾櫳;
冷垂串串玲瓏雪,香送幽幽露簌風;
穩(wěn)稱輕奩勻粉后,細添簿鬢洗妝中;
最憐千結朝來坼,十二闌干玉一叢。

…… ……!         

  直至近代,中國文人對丁香依然情有獨鐘,詩文屢及,其中以詩人戴望舒成就為最,他寓情于物,寄沉沉不解愁情于丁香,作《雨巷》一詩,意境朦朧縹緲,韻味悠遠綿長,時廣為傳誦,大有洛陽紙貴之勢,詩人亦因此被人們稱為“雨巷”,名噪一時。

雨巷

近代 戴望舒

撐著油紙傘,獨自 
彷徨在悠長,悠長 
又寂寥的雨巷, 

我希望逢著 
一個丁香一樣的 
結著愁怨的姑娘。 

她是有 
丁香一樣的顏色, 
丁香一樣的芬芳, 
丁香一樣的憂愁, 
在雨中哀怨, 
哀怨又彷徨。 

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, 
撐著油紙傘 
像我一樣, 
像我一樣地, 
默默行著, 
冷漠,凄清,又惆悵。 

她靜默地走近 
走近,又投出 
太息一般的眼光, 
她飄過 
像夢一般的 
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。

像夢中飄過 
一支丁香地, 
我身旁飄過這女郎; 
她靜靜地遠了,遠了,
到了頹圮的籬墻, 
走盡這雨巷。 

在雨的哀曲里, 
消了她的顏色, 
散了她的芬芳, 
消散了,甚至她的 
太息般的眼光, 
丁香般的惆悵。 

撐著油紙傘,獨自 
彷徨在悠長,悠長 
又寂寥的雨巷, 
我希望飄過 
一個丁香一樣的 
結著愁怨的姑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