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述
夏日黃昏,山澗草叢,灌木林間,常見有一盞盞懸掛在空中的小燈,像是與繁星爭露,又像是對對情侶提燈夜游。如果你用小網(wǎng),把"小燈"罩住,便會看到它是一種身披硬殼的小甲蟲。由于它的腹部末端能發(fā)出點點熒光,人們給它起了個形象的名字--螢火蟲。
螢火蟲在昆蟲大家族中屬于鞘翅目,螢科。世界已知它們的遠(yuǎn)房或近親約有2100種,我國已記載76種。一般螢火蟲體長幾毫米,最大的長達(dá)17毫米以上。螢火蟲是一種神奇而又美麗的昆蟲。修長略扁的身體上帶有藍(lán)綠色光澤,前胸背板較平闊,常蓋住頭部,頭上一對帶有小齒的觸角分為11個小節(jié)。三對纖細(xì)、善于爬行的足。雄的翅鞘發(fā)達(dá),后翅像把扇面,平時折迭在前翅下,只有飛時才伸展開;雌的翅短或無翅。有的類群有群居性,需要說明的是并非螢火蟲科的所有種類都能發(fā)光。螢火蟲的一生,經(jīng)過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四個完全不同的蟲態(tài),屬完全變態(tài)類昆蟲。
[下一頁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