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蟲與人類的關系 學做昆蟲收藏家 千奇百怪說甲蟲 昆蟲知識ABC 色彩斑斕話蝶蛾 奇聞逸事共欣賞 昆蟲學的教學與研究
 
昆蟲博物館 > 千奇百怪說甲蟲 > 星光燦爛的螢火蟲


螢火蟲的一生

  
    螢火蟲喜歡生活在潮濕、多水、雜草叢生的地方,特別是溪水、河流兩岸,我國曾有一句古語叫"腐草生螢",反映的就是這種習性。成蟲不取食,只吸一點露水。雌蟲比雄蟲羽化要晚1周多時間,然后它閃著螢光,尋找配偶。當雄蟲發(fā)現(xiàn)閃光后即飛來交尾。交尾后的雌蟲通常把卵產在緊靠水面而又蔽陰的灌木、雜草或巖石上。一頭雌蟲一生可產上千粒卵,但奇怪的是它把這些卵分別產在5-6個不同的地方,這也許是為了更有效地保存后代吧。卵略呈圓形,直徑大約0.5毫米左右,常300-400粒為一塊。剛產下的卵殼柔軟,需經1周左右才能變硬,大約2周以后,從卵殼外可以看到幼蟲的發(fā)育情況,3周后卵開始孵化。卵期平均都在1個月左右。卵的顏色變化由乳黃到白色,再到乳白色,孵化前變?yōu)榘岛谏?br>
    幼蟲孵化一般都在午夜進行,它用上顎把卵咬破,然后破卵而出,孵化過程為半小時左右。剛孵化的幼蟲約1.5-2毫米,孵化出殼后,幼蟲馬上就鉆入水底。在水底,它們白天潛入石下或泥沙中,夜間出來覓食,主要取食水中有甲殼的軟體動物,特別是蝸牛。幼蟲一般6-7齡,老熟幼蟲體長可達20多毫米。幼蟲期較長,通常一年左右,有的甚至超過兩年。老熟幼蟲待到化蛹時即從水底爬上岸,它通常都選擇陰雨天進行。當選擇到合適的地方后,用泥沙做成繭室,在其中化蛹,蛹期10-15天。成蟲羽化后,先不動,在繭室內停留2-3天,有的種類時間更長。這期間,體色增加,身體變硬,最后出繭室,來到水邊的雜草中或灌叢間。成蟲喜歡在晴天、高溫、無風的夜晚活動,白天則躲在陰暗遮陽的地方休息。夜晚活動有3次高峰,分別在21點、24點和凌晨3點左右。成蟲交配、產卵后,即完成了其歷史使命,平靜地結束其一生。

[上一頁] [下一頁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