蝗蟲過草綠變黃
新疆國土面積占我國國土總面積的六分之一,為我國主要牧區(qū)之一。因蝗災(zāi),每年至少造成牧草減少35億公斤以上,直接經(jīng)濟損失7億元。
2001年新疆又發(fā)生蝗災(zāi),發(fā)生面積超過了1000萬畝。重災(zāi)區(qū)霍城縣賽里木湖邊緣草場蝗蟲密度達到了每平方米500至1000頭之多。一眼望去,使人膽戰(zhàn)心驚:一個不足一平方米的洼地,密密麻麻地堆著幾百只黃頭灰背的蝗蟲,有的相互擠壓在一起,有的不停地跳動,有的靜靜趴著,周圍的牧草和葦葉被吃得凈光,而蝗蟲本身卻“腦滿腸肥”;认x和馬羊爭吃莊稼,自然大勝,真是蝗蟲過草綠變黃。許多牧場無奈之下,不得不被迫轉(zhuǎn)移他方。
新疆牧場地廣人稀滅蝗難度較大,但是事在人為,除了飛播和機播有機磷農(nóng)藥速效殺蟲之外,還放滅蝗雞到牧場,分散到各處,單兵作戰(zhàn),啄食成蟲;也放滅蝗鴨到牧場,團隊作戰(zhàn),鴨子排隊對蝗蟲進行地毯式轟炸;還在草地某處壘石引鳥,為鳥筑巢,野鳥在空中捕食蝗蟲,累了就鉆到石頭巢中休息,并躲避它們的天敵--食鳥類隼和鷂子等大鳥。生物滅蝗大有前途。
[上一頁] [下一頁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