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著名的鐵路隧道
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,歐洲就出現(xiàn)了幾座至今仍享有盛名的長大隧道。
仙尼斯隧道,連接法國、意大利兩國,長12900米,雙線,建于1857~1871年。
圣哥達隧道,位于瑞士境內,長15000米,雙線,建于1872~1882年。
辛普倫隧道,連接瑞士意大利的一座鐵路長隧道,長19800米。第一號隧道建于1896~1906年,第二號隧道建于1912~1921年。
美國最長的隧道是1925~1928年修建的長12540米的喀斯喀特隧道。
世界上最長的山嶺隧道是位于日本上越新干線的大清水隧道,長22280米。
世界上最著名的鐵路隧道,莫過于日本的青函海底隧道和英法海底隧道。
日本青函隧道是當前世界上最長的一條隧道。它通過津輕海峽,把津輕半島和北海道的鐵路連接起來。隧道由本州的青森穿過津輕海峽到北海道的函館,為雙線隧道,全長為53860米,其中海底部分為23300米。青函隧道1964年開挖斜坑道,經(jīng)過24年的施工,于1988年3月13日正式投入運營。
 
英法海底隧道從英吉利海峽最窄處即英國的多佛爾到法國的加來,同時修建兩條直徑7.3米、長50000米的鐵路隧道。其中37000米在海底。兩條隧道之間相距30米,在其中間線再修一條直徑為4.5米的輔助隧道,每隔375米與兩側主隧道連通,供通風、維修使用。 當主隧道因故列車不能通行時,輔助隧道還可作為應急的通道。全部工程耗資為530億法朗(約合70億美元)。
英法海峽隧道長50公里,當高速列車通過時,巨大的壓力和空氣阻力會使隧道內的溫度升高到49℃~55℃。這樣高的溫度不僅會造成鋼軌變形、設備發(fā)生故障,而且旅客也難以忍受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科技人員在兩個隧道之間加設了一條冷卻管道, 并在海峽兩端建造了巨型水冷卻設備,水溫在這里被降到3℃,然后流經(jīng)管道以降低隧道內的溫度。
隧道于1987年動工,1994年竣工并投入使用。坐時速260公里的高速火車,穿越隧道只用26分鐘,從巴黎到倫敦由原來的5小時縮短為3小時。列車全天運營,高峰時間每3分鐘開出一列。
隧道——鐵路修建的捷徑 中國著名的鐵路隧道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