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系與宇宙 天文愛好者 天文機構 天文發(fā)展動態(tài) 天文圖片薈萃 美麗的星空 恒星與銀河系 太陽與太陽系 人類的家園--地球
冥王星 海王星 天王星 土星 木星 火星 地球 金星 水星 太陽
彗星
小行星
流星

太 陽    上一頁p_n.gif (27188 bytes)下一頁

日 食—瑰麗的自然景觀

  日食,特別是日全食,是天空中頗為壯觀的景象。如果在晴朗的天氣發(fā)生日全食,人們可以看到:好端端一個圓圓的太陽,它的西邊緣開始缺掉一塊(實際上是被月影遮。,所缺的面積逐漸擴大,當太陽只剩下一個月牙形時,天色逐漸昏暗下來,如同夜幕降臨。當太陽全被遮住時,夜幕完全籠罩大地。突然,在原來太陽位置四周噴射出皎潔悅目的淡藍色的日冕和紅色的日珥。此后,太陽西邊緣又露出光芒,大地重見光明,太陽圓面上被遮的部分逐漸減少,太陽漸漸恢復了本來面貌。

日環(huán)食全過程1973年12月24日哥斯答黎加見到的日環(huán)食

日環(huán)食全過程
1973年12月24日
哥斯答黎加見到的日環(huán)食

197037日日全食
太陽光球被遮住后,明亮的日冕展現出來

日全食1991年7月11日鉆石環(huán)現象

日偏食
1991年7月11日
日全食食甚前看到的日偏食

鉆石環(huán)現象

日環(huán)食1984年5月30日倍利珠現象

接近全食的日環(huán)食

1984530日日環(huán)食時見到的倍利珠現象

  仔細觀察,在全食即將開始或結束時,太陽圓面被月球圓面遮住,只剩下一圈彎彎的細線時,往往會出現一串發(fā)光的亮點,像是一串晶瑩剔透的珍珠。這是由于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的山峰像鋸齒一樣把太陽發(fā)出的光線切斷造成的。英國天文學家倍利(Berrie)于1838年和1842年首先描述并研究了這種現象,所以稱為倍利珠。

 

* 關于太陽的傳說 * 太陽基本數據 * 太陽的結構 * 光球及其活動 *

色球及其活動日冕與太陽風 * 太陽的能量來源 *

* 太陽活動預報 * 太陽系的由來 * 日食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