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(nóng)藥·健康·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 > 農(nóng)藥與我們的環(huán)境 > 水污染的來源
    

城市居民垃圾

  90%以上的居民垃圾和其它有害廢棄物進行掩埋處理。最原始的處理方法是將垃圾卸到地上的一個大坑里,然后用干凈土掩埋,F(xiàn)代的垃圾掩埋技術(shù)注意了防止污染,進行了特殊加工。垃圾卸到一個特殊的單元內(nèi),該單元有專門的粘土襯里,可抗?jié)B透,防止化學品通過淋溶和擴散污染地下水。

  從理論上來講,當化學品通過土壤層時,會產(chǎn)生化學變化和生物降解作用,使之無害化,但實際上,某些化學品仍然可以通過滲透和擴散到達地下水層,所以要限制垃圾掩埋場的規(guī)模不能太大。許多垃圾掩埋場使用粘土或塑料等不滲透材料加以襯里,或者就建筑在不滲透的土地之上。天降大雨,能使垃圾掩埋場發(fā)大水,在此情況下,某些化學品,特別是工業(yè)溶劑,能夠得以貫穿不透水襯里,污染地下水。

  由廢棄物大坑流出來的雨水可能含有許多種類的污染物,而且濃度不同,如重金屬,溶劑,氨,酚和氰化物,這些污染物有時候匯集到垃圾掩埋場周圍的地溝里,或是用泵打回到垃圾掩埋場頂部,或是打到河中?梢粤系竭@就是污染。污染物從不飽合土壤層區(qū)到地下水,這一階段到底發(fā)生了多大程度的淋溶,目前尚知之甚少。

  城市居民垃圾含有機物較多,像菜葉子,塑料袋等,在掩埋的土層之下,會分解出一定量的甲烷氣,地溫較高和空氣濕度較大時,產(chǎn)生的甲烷量較多,甲烷密度約為空氣的一半,將沿土壤細縫上升,冒出地面,如果地面有孩子玩耍,點火,或有人吸煙,將立即爆炸,北京已發(fā)生此類事件多起。因為地面掩埋土層較硬,掩埋層產(chǎn)生的甲烷尚能平行于地面做橫向擴散,有時匯集于掩埋場附近的暖氣溝里,然后沿溝進入民宅廚房,一當點火做飯也會發(fā)生爆炸。后果是屋倒房塌,人員傷亡,F(xiàn)代的城市垃圾掩埋場,都設(shè)計了一些大煙囪,插到較深的地下層,用于排放甲烷。

 

[上一頁][下一頁]